• <sup id="drhsh"><track id="drhsh"></track></sup>
        <ins id="drhsh"></ins>

          <ins id="drhsh"><video id="drhsh"><var id="drhsh"></var></video></ins>

        1. <tr id="drhsh"><small id="drhsh"><delect id="drhsh"></delect></small></tr>
          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沙特沒有倒向中國,他只是反美反了一個世紀

          酷玩實驗室 · 2023-03-29 · 來源:酷玩實驗室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相信大家最近都知道了,在中國的斡旋之下,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同意恢復外交關系。消息一出,震動了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

            有很多人從大國外交、中東局勢、中國擔當、兩國恩怨這些角度去分析,都有道理。

            這個話題太火,以至于有人開始造謠——

            此為謠言

            大家都在期待著這場中東變局,能夠對抗長期以來美國對中東和石油產業滲透的影響。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沙特這樣的國家,都是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和鐵瓷。

            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家神秘的公司,就會發現這樣的結論并不完全成立。

            它的名字叫沙特阿美(Aramco)。

            它是沙特最大的國有企業,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2022年凈利潤超過1萬億人民幣(1611億美元),相當于4個殼牌或7個中石油的利潤。

            就在最近,沙特阿美正式對外宣布,擬以246億人民幣(約折合3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榮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10%的股權,全面擴大在華業務!

            這幾天,沙特阿美已經接二連三地與中國多家石油石化企業聯手官宣重磅合作。

            中沙合作即將邁上新的臺階。

            可以說,沙特整個國家的命運都寄托在這家公司的興衰榮辱之上。

            有人甚至說,沙特這個國家就建立在沙特阿美公司的稅收和效忠上。

            下圖是沙特政府收入,灰色的是石油收入,基本都是由沙特阿美貢獻的。

            因為這家公司的存在,沙特阿拉伯的海外現金儲備高達8000億美元(2015年)。

            即便國際油價跌到十幾美元,他們還能夠盈利,而很多國家都做不到。

            而沙特人能一步步做到這些,還要“感謝”美國人的栽培。

            美國人在這里鉆出了第一桶油,辦了第一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前身),讓沙特人分到了第一桶金。

            過去很多人都知道,沙特是親美的,就連沙特阿美一開始都是地地道道的美國公司。

            但是這些年來,沙特跟美國漸行漸遠,沙特阿美也奇跡般地變成了沙特的國有企業——在我們看來,這豈不是“與虎謀皮”?沙特人是怎么做到的?

            當你真正理解了沙特阿美這家神奇的公司,你就理解了為什么今天沙特跟中國走得越來越近。

            因為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沙特人就從來沒有真的“跟美國人一條心”。

            01

            1933年,沙特國王批準美國加州標準石油公司在沙特開采石油。

            國王當時沒把這當回事,他的心態就是“有棗沒棗打三桿子”,反正老外愿意出錢出力出設備。

            只要他同意,他就能立即拿到3.5萬英鎊,18個月以后,美國人會搭好井架,他還能再拿到2萬英鎊,如果真能找到石油,這兩份錢立馬會變成總計10萬英鎊,外加石油銷售收入的分成。

            就為這么點錢,國王就把他的沙漠使用權給賣了,因為沙特當時實在是缺錢。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沙特的主要營收來源之一是——朝圣。

            但是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大蕭條影響波及很多國家,農產品價格暴跌,很多來自東亞的朝圣者沒有錢來沙特長途旅行。

            1930~1933年,朝圣人數從10萬驟降到2萬。

            除此之外,沙特主要的貿易收入來源是——棗、魚和珍珠,還僅限于波斯灣附近。

            這個一窮二白的沙漠國家,連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比如食物、衣服、農具,都供不應求,嚴重依賴進口。

            所以哪怕只有一絲希望從沙子里淘出金子來,都值得一試。

            但100年以前,石油鉆探設備遠不如今天先進,美國人上手以后才發現,這地方的巖層很難開采。

            他們用火燒,再往石頭上潑冷水,使勁折騰,第一口井確實冒出了油,但每天產量只有100桶。

            于是他們開打第二口井,打出3000多桶油以后,再冒出來的就只剩水了。

            他們接著打了4口井,還是沒什么“油水”。

            本地人看著這幫美國佬抱著一堆化石在洞穴周圍爬來爬去,一臉懵——他們是在觀察遠古海洋生物的化石,判斷油層結構。

            國王聽說美國人對貝殼著了迷,哈哈大笑。

            隨后他請勘探員們吃了頓烤羊肉大餐,然后請他們幫個忙,打幾口水井,至少不算白忙活一場。

            當時勘探隊里有個小伙子叫巴杰,他喜歡的漂亮姑娘是個農場主的女兒,小伙子非常需要這份工作帶來穩定收入,這樣他才好求婚。

            所以面對挫折,他是最積極的那個人——因為愛情。

            但是經過近5年的鉆探,美國公司總部幾乎要放棄了,他們判斷沙特境內沒有可以商業化開采的石油資源。

            直到1938年3月,團隊準備打道回府前的最后一次鉆探,7號油井,鉆頭都打壞了好幾個,堅持又往下打了200英尺,到達前所未有的1500米深度,冒油了——每天1585桶。

            3天后,每天4000桶。

            1940年,每天2萬桶。

            美國總部決定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給他們蓋好辦公樓和住宅。

            總部一位高管表示:“雖說‘一燕不成春’(這是他原話),但我非常有信心,這口油井可以變成一個油田。”

            在沙特國王收到的第一張支票上,金額一欄寫的是152364美元——請注意這是80年前的美元。美國人告訴他,沙特已經成為全球第22大產油國。

            二戰結束以后,美國人引入了另外三家美國石油公司,要拿更多錢擴大沙特的石油項目——戰爭讓所有人意識到石油的重要性。

            1947年,產量又翻了10倍,達到20萬桶。沙特這家公司的名字也改了,叫“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Arabian American Oil Company),簡稱阿美石油,也就是沙特阿美的前身。

            到這時,沙特國王一年就能從阿美石油拿到1800萬美元的收入。13年后,這個數字變成了3.34億美元。

            當時美國人還擔心,美國支持以色列建國,會不會讓沙特國王不高興。

            忙著數錢的國王說:沒事沒事,你們搞你們的,猶太人定居點建就建吧,我們阿拉伯人不反對。

            國王不是個守財奴,他有錢了就想著花錢。

            美國人油田區里建的那種醫院、機場、發電廠,美國人沒有的宮殿、學校、清真寺,他全都要。

            錢到手了,“沙特式現代化”就得搞起來。

            不用擔心,有人來幫他花錢。

            一個叫柏克德的美國人找上門來說,我有工程建設公司,都包給我來做。

            他想壟斷沙特的基建生意,因為第一筆訂單就是1700萬美元。

            但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活兒干完了,沙特人不結尾款。

            他去催收,沙特財政大臣告訴他,那100萬美元我們國庫給扣下了,那是你們公司應該支付的“所得稅”。

            這事鬧到美國駐沙特大使那里,大使給出了個餿主意:

            讓美國政府給沙特放貸,用來支付拖欠柏克德的工程款項。

            結果美國的進出口銀行真的給沙特放了一筆1500萬美元的貸款。

            但這招治標不治本,沙特人繼續欠錢,越欠越多——修王儲宮殿的錢、王儲買房車的錢、修路的錢、地下水鉆探的錢……

            他們問柏克德:合同續簽不?明年工程繼續干不?

            柏克德說:簽簽簽,誰不簽誰是孫子。

            柏克德最害怕的就是壟斷沙特工程的地位沒了,因為有太多建筑公司排隊等著這塊“肥肉”呢。

            為什么沙特人要故意拖欠工程款呢?因為他們發現柏克德的報價明顯高于其他國家同類工程的報價,沙特人拒絕被割韭菜。

            柏克德鬧到最后,沙特人只付清了他們認為的實際欠款,一分錢都不多給。

            很快,他們就找到了幾家新的工程公司,其中就包括本·拉登集團,也就是恐怖組織頭目本·拉登他爹辦的公司,在上世紀50年代是沙特的第三大公司。老拉登更是被譽為“國王的御用建筑師”。

            跟美國工程公司打交道的方式,后來成了沙特人對外談判生意的主要模式。

            我腳底下有石油,可我缺知識,缺設備,沒關系,我可以買。買來的設備我再租給其他公司,幫我建造更多的宮殿、道路;請來的人才要給我們沙特工人當老師、做培訓。

            外國人占有的,最后我都會有的——比如一家扎根在沙特土地上的美國石油公司。

            哪怕花費半個世紀,也值得。

            02

            就在沙特國王貸款1500萬美元的同時,羅斯??偨y還給了他一架道格拉斯C47運輸機作為私人飛機使用。

            美國人根本沒有看起來那么慷慨。他們利用這個機會開展了針對沙特國王本人的情報行動。

            美國戰略情報局在C47機組成員中安插了1~2名特工人員。

            為了確保沙特國王身體健康,確認他對美國開采、獲取石油的承諾有效,他們甚至安排人獲取國王的糞便和尿液進行監測。

            沒有跡象顯示沙特人發現了這些舉動。但沙特人這邊覺得,美國人是賣沙特石油才掙到了大錢,所以沙特人沒必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1950年,沙特財政大臣蘇萊曼,也就是拒付工程款的那位,開始跟美國人談判。

            從這時開始,主導權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美國人一開始當然哭窮,蘇萊曼說我們能調查出來你們到底掙了多少。

            美國人馬上回應說:掙的錢都投到新的工程里了。

            蘇萊曼說:兩碼事,多給我們錢不耽誤你搞工程。

            他還威脅美國人,可能采取極端手段來提高沙特的分成,但他沒說是什么手段。

            談判結束,美國人天真地以為這只是蘇萊曼個人的意思,國王態度沒有他這么強硬。

            但蘇萊曼是國王最信任的人。

            他開始上手段了。

            他巧立名目,對阿美石油征收飛機降落費、輸油管道安全費、隔離費……讓美國人明白,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連沙特駐美國大使阿薩德長老都說:

            “阿美石油付得起更多的錢,所以你們必須付錢。”

            “如若不然,沙特政府會對你們開采石油的事‘另作安排’。”

            憑借十足的耐心,蘇萊曼讓美國人重新坐到了談判桌上。

            經過幾周的拉鋸戰,美國人意識到沙特是舉全國之力來迫使他們妥協。

            最終他們拿出了一份在中東富油國史無前例的合同——收益五五分。

            但雞賊的美國人要求,沙特所得要當成對阿美石油征收的“所得稅”,這樣他們回美國就可以申報稅收抵免了,不用再交一次稅。

            結果就是原本應該流入美國國庫的稅款流進了沙特的國庫,美國財政部因此承受了每年幾百萬美元的損失。

            沙特人談判時抓住了一個歷史性的機遇:從1948年開始,美國變成了石油凈進口國,從上一年凈出口509萬桶變成了凈進口5347萬桶。

            對于美國人來說,保住沙特的石油供給,不跟這個產油大國撕破臉,是首要的關切。他們非常害怕給投資帶來風險,而沙特人利用了他們的投鼠忌器。

            這是沙特的一小步,卻是阿美變身沙特國企的第一步。

            轉過年來,沙特國王對美國大使說:“我希望你和阿美石油永遠留在這里跟我們一起奮斗,開創財富和繁榮。你們就像我們的兒子,除了你們,我不想讓其他任何一家石油公司來到這里。”

            聽到這番話,美國人心里踏實了,他們覺得沙特人五五分以后應該很開心,該消停了吧。

            但這只是“大胃王”的開胃菜罷了。

            1951年,阿美石油的產量目標從每天10萬桶提升到85萬桶。

            可國王的甜言蜜語剛過去不到一個月,“你大爺”蘇萊曼就發來了一份新的催款單:

            沙特要預支明年的分成款。

            美國人當面拒絕了蘇萊曼的要求。

            結果他們送蘇萊曼上車離開的時候,他的助手薩哈不經意地說:

            “誒呀,這說不好什么時候,我們討論的可能不是阿美石油,而是‘沙特國家石油公司’啦,您說是不是?哈哈哈開個玩笑,可不要當真啊。”

            這幅嘴臉讓我想到了《狂飆》里的他:

            威脅信號釋放得已經很充分了。

            當時在其他富油國,比如伊朗,已經掀起了一股石油企業國有化的風潮。

            伊朗政府用武力手段把英國人趕走,建立了國家石油公司。

            蘇萊曼抓住了這個讓美國人恐懼的時機。

            而他還發現了對方新的“把柄”:

            美國人告訴他們的油價,跟實際油價之間嚴重不一致。

            五五分的時候按1.43美元/桶算,實際賣到美國可能是2.41美元/桶。

            但這次“你大爺”學得更聰明了——師夷長技以制夷。

            他沒有來硬的,而是用美國人的方式,請了一家美國的咨詢公司來審查阿美石油的價格問題,結果第三方報告顯示,阿美石油靠差價多賺了7000萬美元。

            經過漫長的14個月,包括美國駐沙特大使從中斡旋,最后阿美石油同意補齊這些差價,并為未來每桶油重新計價。

            表面上看,阿美石油又要出血了。但最后美國母公司同意兜底,用更高的價格采購這些石油。

            美國人處處退讓,除了之前說的原因,跟當時的國際環境也有一定關系。

            當時飛在朝鮮半島上空的美國軍機,相當一部分燃料供給都是產自沙特的石油。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蘇萊曼后來對其他人承認說:“阿美石油和沙特的關系挺可笑的,兩邊表現得都像小孩子一樣。”

            但作為沙特的財政大管家,他必須考慮更多。

            這時的國王薩烏德已經學會了窮奢極欲:宮殿一座座地蓋,有的蓋完了也不??;買下的游艇一直停在港口,因為沙特沒有人會開。

            他賒賬找柏克德買的房車,主要用來“車震”。

            各地貝都因人部落為了巴結他,給他獻姑娘當王妃。

            房車里四周和天花板貼滿了鏡子,中間擺一張法蘭絨大床。

            完事了他也不一定納人為妃。

            除了王室開銷大,沙特還要搞基建,另外為了安撫民心,還需要大筆公共福利支出。

            到1958年,沙特陷入債務危機,公務員和軍隊幾個月沒開工資,政府欠美國銀行9200多萬美元。

            國王的弟弟費薩爾作為首相,想盡辦法用貸款支付了工資,不然很可能面臨造反;

            他還讓阿美石油作擔保,借新還舊,不然國家很可能破產。

            他的長袍口袋里塞著一張紙,上面寫著每位部長的預算。

            每次見一個部長,他就說:“你這筆錢怎么花的?給我看看詳細賬目。”

            沙特政府勒緊褲腰帶過了一年,才逐步恢復收支平衡。

            就在50年代,發生了另一件事,最終實現了讓沙特人進一步控制阿美石油的目的。

            按合同,阿美石油壟斷了沙特的石油運輸權,但沙特人就是覺得自己有權組建船隊,還找了希臘船王幫忙運油。結果阿美石油把沙特告上了國際仲裁機構,鬧了幾年都沒結果。

            1959年,阿美石油勝訴了,希臘船王沒有分到蛋糕,沙特失算,國王震怒。

            為了安撫“雖然不占理,但是很生氣”的沙特人,阿美石油提出可以在董事會里給沙特人提供兩個位置,作為和解。

            橄欖枝拋出來,沙特人后來派了一位曾任律師的石油顧問加入了董事會,他的名字叫亞馬尼。

            而這個儒雅先生一手策劃了阿美石油公司的國有化進程。

            20世紀60年代,亞馬尼花了很大精力培育跟國際石油公司高層的關系。

            1968年,他第一次透露了沙特希望擁有阿美石油50%股份。

            美國人沒把他這話當真。

            但亞馬尼說:“時間站在我們這邊,我們不爭不搶,相信我們的理由足夠充分,最終我們會如愿以償。”

            最終,可以是十年以上。

            不過他們不用等那么久。

            機會來了。

            03

            沙特的石油生產有一個特點,就是彈性大。

            沙特有“剩余生產能力”,說白了就是擠一擠還能出油。

            直到1970年,美國人一直可以靠自己增產來滿足需求。

            但此后,德克薩斯州油田產量下降,美國人產能不夠了。

            想要繼續滿足全球旺盛的石油需求,就只能靠歐佩克成員國的剩余生產能力,大約每天400萬桶。

            1971年,歐佩克同國際石油公司談判成功,提價35美分/桶。

            亞馬尼覺得時機成熟,美國人第一次發現自己家沒有余糧,沙特和歐佩克的話事權變大了。

            1972年,國王費薩爾通過媒體發布聲明:

            “先生們,沙特參股勢在必行,希望各大公司與我們合作,達成雙方滿意的方案。”

            他軟硬兼施地威脅說,無論用什么手段,沙特都要實現這個目標。

            經過幾輪談判,亞馬尼說服阿美石油出售25%的股份,但沒人知道沙特花了多少錢。

            這份協議里還有一則條款:

            同意沙特政府在1981年前買下不超過51%的股份。

            或許在今天看來,美國人顯得傻乎乎的,怎么這么“樂善好施”呢?

            但實際上,還是回到那個問題:

            就在同一時期,伊拉克政府突然將伊拉克石油公司國有化,卡扎菲也把利比亞境內的英國石油公司全部國有化。

            對比起來,美國人已經算走運的了,沙特不是他們那樣激進的政權,而是用討價還價的方式跟你談判。

            沙特人在石油公司國有化問題上,表現出了跨世代的超強耐心,愿意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采取商業手段,而不是武裝暴力。

            隨后他們利用中東的石油危機,在國際原油市場上長袖善舞,大幅提升了沙特的產量和市占率。

            根據雙方早先的協議,美國的沙特石油開采特許權協議將在1993年到期。

            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意識到終結之日即將臨近,而沙特人時不時就要拿出“國有化”概念來嚇嚇他們。

            一位美國外交官懊惱地說:“現在是我們更依賴他們,而不是他們依賴我們。”

            在70年代展開的很多場股權談判中,美國人關切的焦點不再是死磕“我能不能在這里采一輩子油”,而是阿美未來不管姓美姓沙,美國公司能不能持續得到這里出產的石油。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充滿了神秘色彩:

            精明強干的亞馬尼說服了4家美國石油公司,使得股權分離的過程“非常和睦”。

            后來成為沙特石油部長的納伊米說:“買斷很公平,雙方沒有任何不滿。”

            《紐約時報》說當時沙特花了15~20億美元買股,但無法證實。

            30多年后,當記者問到沙特人到底花了多少錢,納伊米說:“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直到多年以后,參與各方對股權買賣的談判細節依然諱莫如深。

            整個收購過程也十分緩慢,直到1980年,沙特對阿美實現了完全控股。

            以至于很多公司員工都感受不到絲毫變化,連公司大門口的牌子都沒換。

            連石油和財經行業新聞都沒怎么報道這件事。

            如果當年美國人知道2022年這家公司一年純利就有1萬億人民幣,他們應該會重新掂量掂量。

            04

            在將阿美石油收歸國有之后,沙特人終于能按照自己的意志來發(搞)展(錢)了。

            很多人都知道沙特這個國家,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宗教保守、壓抑女性,一堆的社會問題。

            但沙特人有一句老話:“想把事兒辦成,就交給阿美石油來做。”

            在沙特足球隊踢得很差的時候,沙特人甚至開玩笑說:“讓阿美管國足,準能贏。”

            因為它繼承了一家現代化大型能源企業優良的管理基因。

            沙特財政部曾幾度想要把阿美的收入收歸國有,然后再給阿美發一部分錢。

            這被沙特阿美斷然拒絕。

            “我們從利潤里給國家付特許費、稅金、分紅,但不能讓所有錢直接歸國家所有。”

            沙特阿美花了2年說服了沙特政府。

            納伊米回憶說:“如果當時國家管錢包,那么我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發展壯大。”

            而沙特人利用這一層優秀的基礎設施,開始打造一家全面整合全球能源資源的國際石油公司。

            比如1986年,阿美與美國德士古公司合資,控股了美國的幾家煉油廠。

            為什么沙特最終花錢攆走了美國人,過去幾十年來,我們還是會感覺沙特“親美”呢?

            下面這件事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05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薩達姆會不會進一步入侵沙特?沒人能打包票。

            如果他拿下沙特石油,他將攫取全球45%的石油份額,成為世界石油寡頭。

            撒切爾夫人對老布什說:“失去沙特石油是我們無法承受的打擊。”

            美國國防部長切尼則告訴布什,如果介入,沙特是美軍“最合理的駐扎地點”。

            但沙特人不想讓美國異教徒軍人踏上沙特的土地。

            雙方會晤,美國一位將軍拿出了伊拉克軍隊在科威特和沙特邊境集結的照片,其中5輛伊拉克坦克已經越過邊境,進入沙特境內。

            國王立即回應:“哪怕一輛坦克開過來也不行!”

            沙特人甚至沒有回避美國人,自顧自地用母語爭論了起來。

            國王急眼了,其他親王、王儲覺得得再考慮考慮。

            國王激動地說:“科威特人倒是不著急,現在科威特都沒了!”

            他弟弟冷靜地說:“科威特還在呢。”

            國王說:“是,他們的領土就是倫敦、開羅和世界各地的酒店客房。”因為當時連沙特首都的賓館都住滿了逃難的科威特人。

            大家不說話了。

            國王看著切尼部長,說出了這一場會面中唯一一個英文單詞:

            “OK。”

            隨后,美國軍機從阿拉伯半島上空呼嘯而過。

            多國聯軍把伊拉克趕出科威特以后,美軍持續監控伊拉克禁飛區,繼續在沙特境內的基地進行部署。

            而自1991年起,沙特重新恢復了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商的地位。

            2003年,沙特國王允許美軍從基地對伊拉克發動空襲,前提是美國人打完伊拉克以后必須收拾行囊,永遠離開。

            在從海灣戰爭到伊拉克戰爭的十幾年時間中,沙特從美國、俄羅斯等國家購買武器裝備,即便在國防領域也沒有在美國一棵樹上吊死。

            而與此同時,沙特阿美繼續在全球開枝散葉:

            1991年,沙特阿美入股韓國雙龍石油冶煉公司。

            2004年,沙特阿美入股日本冶煉公司昭和殼牌,成了日本最大的原油供應商。

            2009年,沙特阿美與中國福建石化成立合資公司。也正是在那一年,沙特對中國的出口額首次超過了對美出口額。

            2017年,沙特阿美與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合資建立煉油廠。

            2022年,沙特參與開發中國遼寧盤錦的大型煉油化工一體化聯合裝置,將為這一裝置提供每天最多21萬桶的原油原料,項目總投資預計100億美元。

            前美國駐沙特大使史密斯說:“國家石油公司一般都牛哄哄的,但沙特人知道自己缺少知識,那么他們就會與掌握知識的人合作,從中學習。”

            同樣是面對跟雪佛龍合作的機會,科威特人說:“雪佛龍能做成,那這件事就不會太難。”

            而沙特人就希望從雪佛龍那里學到這項蒸汽注入的技術,提高舊油井里的石油產量。

            后來美國人搞出了水力壓裂技術,用來開采頁巖油,雖然這種方法成本很高,不能幫助沙特阿美帶來利潤,但沙特人還是在上游研發團隊中傳授這項技術。

            早在20世紀30年代進行特許權談判時,沙特人就加上了一條:

            “美方必須聘用沙特員工,只要能找到合適的沙特人,公司不得聘用其他國家員工。”

            沙特人的刻苦努力是有回報的。

            到了90年代,沙特有一處謝巴油田招標,殼牌和美孚都參與了,承諾開發5年,報價50億美元拿下。

            沙特阿美知道了,提出3年搞定,只要25億美元:“這事關乎到國家榮譽。”

            當時沙特阿美并不需要這些石油,但秉持著民族主義情懷,他們擠走了外國巨頭,憑借已經過硬的技術實力拿下了這塊油田,后來發現這是一個大金礦,每天出油100萬桶。

            事實證明,美國人售出股份的一次性收益遠遠比不上未來幾十年的石油收益。

            如果用一句話來評價美國人為什么在維護阿美石油產權的努力最終失敗了,我想只有一句話——

            他們低估了沙特人世世代代利用石油建設美好家園的壯志雄心。

            講一個小故事。

            1959年,納伊米還是個年輕人,來到美國的里海大學。

            一個美國女士問她怎么來的。

            納伊米跟她說:“我是坐著會飛的駱駝來的!”女士感到很驚訝。

            人家這么說,只是迎合你的刻板印象,方便你理解。

            不代表人家真傻,不知道什么叫“飛機”。

            就像老外來北京,你問他愛吃啥,他說“北京烤鴨”。你笑笑,表示很滿意,你覺得外國人都傻,就愛吃這些糊弄游客的東西。

            人家愛不愛吃心里門兒清,用不著跟你廢話。

            從一開始,美國人就把沙特這個國家當成了地理上的油井,而沒有把沙特人當成平等的合作伙伴。

            他們不相信沙特人能做到今天沙特阿美所做到的一切。

            如果他們真的理解中東,他們不會在阿美的合作問題上節節敗退。

            做好外交,無論跟誰打交道,都別把人當傻子。

            老把人當傻子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傻子。

            尊重人,尊重彼此的利益關切,在這些關切中找到共識,找到彼此最大的契合點,推動“和而不同”的外交大格局,讓“零和”變成“多贏”。

            05

            沙特阿美以低于市場價的油價向國內提供原油、柴油、汽油,沙特阿美的營收分成也有力支撐了沙特的國家財政,從而鞏固了沙特的政權。

            但是“深謀遠慮”的沙特人也有很深的危機感。

            石油總有開采殆盡的那一天,那之后呢?

            沙特人認為在可再生能源時代,驕陽和沙漠也是上天賜給他們的禮物。

            2008年,納伊米說:“我們正在開發太陽能。未來我們會輸出兩種能源:千萬桶石油和千兆瓦電力。”

            在沙特的“2030愿景”發展戰略中,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該國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將達到50%。為此,沙特政府決定投入高達3800億里亞爾,也就是近7000億人民幣的資金。

            做到這一點,他們需要依靠誰呢?美國還是中國?

            現在全世界最便宜的光伏發電,就是沙特的光伏電站,可以做到0.0104美元/度電,按當時匯率合人民幣0.067元,是中國企業晶科幫他們做成的。

            但沙特人不滿足于進口設備,然后在本土發電。

            如納伊米所說:“雖然我們仍然面臨著很多障礙,但我覺得我們有希望最終躋身世界上最強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

            我們在分析東方盛虹的時候講過,可再生能源發電裝備要用到很多輔料輔材,離不開重工業和石油化工,比如石油煉化的產物EVA粒子,就可以做光伏EVA膠膜。

            沙特人估計每1兆瓦(1000千瓦)的可再生能源裝備平均需要8~11噸的化學品,所以他們正在推動擴大石化與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整合范圍。

            沙特阿美2021年宣布要在2050年實現公司層面的碳中和。

            不僅在光伏領域雄心勃勃,沙特人還要利用光伏打造規模巨大的綠氫產業,來支持沙特未來的能源供給和能源出口。

            2022年12月8日,在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中沙兩國就氫能等領域合作簽署政府間協議和諒解備忘錄。

            未來,沙特有望將藍氫、綠氫出口歐洲、東北亞等地區。2020年10月,沙特已向日本出口了世界首批40噸氫基藍氨。

            而綠氫,需要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然后用電解水制氫。

            沙特有個問題,缺淡水,但是海水多。

            電解海水制氫,對電解槽設備的耐腐蝕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誰能像光伏設備一樣,又好又便宜地給沙特供給綠氫設備呢?

            沙特氫能產業起步較晚,自身科研實力尚待加強,氫能技術裝備基本依賴進口。

            而我國在堿性電解、固定式高壓儲氫等技術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在氫能儲運、燃料電池、氫氣加注等技術方面的研發水平持續提升,正追趕國際先進水平。

            除了光伏、氫能之外,沙特還在建全球最大的微網儲能項目,規模達到1.3吉瓦時,充滿電有130萬度電,放一次電足夠全體沙特人使用2分鐘。

            而給他們提供設備并進行現場建設的,是華為。

            我們歡迎沙特采購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裝備,我們也歡迎沙特自主發展可再生能源相關產業。

            中國人不會搞阿美石油公司那樣的能源商業殖民,中國人也從不懼怕來自其他國家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競爭。

            另外還有一點,沙特首都利雅得距離中國西部的喀什,直線距離只有3000公里。

            而中國的特高壓能覆蓋超過5000公里以上的距離。

            在不同經度、存在時差的國家之間,電力可以互濟余缺,這樣可以解決“你是白天太陽能發電用不完,我是夜間用電高峰沒有光伏”的難題——跨國的可再生能源電力輸送,將是最有想象力的合作空間。

            未來的中沙能源關系,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尾聲

            一個舊時代正在落幕,一個新時代冉冉升起。

            2022年,亞洲客戶購買了沙特阿美79%的出口原油。

            2022年,中國從沙特進口超過5000億人民幣,從伊朗進口超過1000億人民幣,連續十年成為兩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在中、沙、伊三國的聯合聲明中,采用了阿拉伯語、波斯語和中文,而沒有采用英文。

            至于大規模的石油人民幣結算,還要徐徐圖之。

            沙特幾代人用耐心、毅力和實力趕走了美國人。趕走美元,我們同樣有的是耐心。建立石油-人民幣、建立綠色電力-人民幣體系,我們有的是耐心。

            因為殖民者、侵略者、霸權主義者永遠都不會懂,守護好、建設好我們的家園,是每一個愛好和平與繁榮的東方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

           

          烏有之鄉網站特別附錄:

            

          烏有之鄉網站募捐公告

            

          (2023年3月)

          親愛的讀者、作者、紅友們:

            到今年九月,烏有之鄉將迎來建立二十周年的時間節點,期待那時我們能共同慶祝紀念。近二十年來,烏有之鄉在反對帝國主義(美西方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詆毀否定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及革命英烈,否定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道路和成就)、反對新自由主義(鼓吹市場化、私有化、買辦化、資本全球化)、反對修正主義(閹割歪曲抹黑淡化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宣傳捍衛毛澤東思想、捍衛共產黨的領導、捍衛社會主義制度、捍衛工農兵勞動人民利益、捍衛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安全的意識形態斗爭中,烏有之鄉大力弘揚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堅持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積極戰斗,走過了曲折復雜的艱難歷程,為下崗工人、失地農民、被欠薪民工、碼農等深受剝削和壓迫的勞動人民積極發聲,使得一些愛學習肯思考的勞動群眾及其優秀子弟從思想上政治上逐步清醒覺悟起來,讓一些積極向上的進步青年找到了人生方向,聯絡了曾經跟隨毛主席參加兩場革命的革命前輩及其優秀兒女、在毛主席生前身后都始終如一保衛毛主席捍衛毛主席忠于毛主席的紅色衛士、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工農兵學干且頂著逆流繼續堅持社會主義的先進分子、在后毛時代先后覺醒的中青年朋友、在國際共運陷入低潮時期仍然真心信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知識分子群體,成為社會輿論場上一個重要的紅色陣地。并且,從這里先后走出了一批一批的紅色戰友,開辟了新的戰線,發展了新的陣地,創建了數家新網站和一批自媒體賬戶,豐富和開拓了紅色陣營,為21世紀中國紅色大潮的發展做出了歷史的貢獻。

            近幾年來,時局維艱。大疫影響,盡人皆知。妖魔鬼怪,暗中作祟。如今,我們迫不得已向大家提出不情之請。因為網站處境十分艱難,經費缺口壓力很大,現向廣大熱心紅友進行募捐,懇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幫助,以期能夠緩解壓力,度過艱難時期。

            有人勸我們放棄陣地,不要再辦下去了,我們認為這是不合適的。再難,也要堅守!我們的信念來自于對毛澤東思想的信仰,來自于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上甘嶺陣地上的志愿軍戰士,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可以因戰斗而犧牲,但是絕不可以因困難而放棄。

            當年捍衛國有資產抵制私有化的通鋼工人階級的優秀代表吳敬堂師傅和革命前輩鄧力群、魏巍、馬賓、張全景、衛建林、李際均、李成瑞、林伯野、陶魯笳、秦仲達、楊德明、武光、孫永仁、劉實、韓西雅、李新中及人民知識分子吳易風、周新城、錢昌明、艾躍進、曹征路……他們留下的遺愿和囑托,我們永遠銘記在心,始終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宣傳捍衛毛澤東思想,繼續革命,永不投降。

            我們珍惜每一分力量,信任和支援將激勵我們更好地堅持前行,盡力做出新的貢獻。

            接收捐款的賬戶:

           ?。?)烏有之鄉網站微信號:wyzxwk101;

           ?。?)烏有之鄉網站站長范景剛微信號:F13910426398.(也可以直接用手機號搜索)

           ?。?)支付寶賬號:13910426398

           ?。?)中國工商銀行卡(帳)號:6215 5902 0001 1314 820.(戶主姓名:范二軍)

            每筆捐款都請留言備注捐款人姓名和聯系電話,以便我們在可能的時候聯系回饋。

            感謝大家一路走來所給以的熱愛、信任和支持!

            烏有之鄉網站(WYZXWK.COM)

            站長:范景剛(13910426398)

            

            2023年2月27日星期一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最新專題

          熱議聯想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灄水農夫:刀郎新歌爆紅乃是深沉的悲哀
          2. 涿州水災是一個信號,華北地區今后可能會經常遭遇類似情況
          3. 絕不允許“清華二胎奶爸”詆毀中國人民和人民領袖
          4. 美國人害怕了,不讓中國人幽默了么
          5. 改革到底難在哪里?——小崗村參觀有感
          6. 成都大運會嚴禁轉基因,中國出生人口倒退回抗戰,應調查!
          7. 來自臺灣的狠話:最早2年后美國就要對中國開戰!
          8. 反間諜,是誰“脊背發涼”?
          9. 子午|大災面前,先斬“巨嬰”?--別再污名化人民群眾了
          10. 撥開人口問題迷霧
          1. 決定國運時刻,戰略目標已定,堅決防止劉連昆式“內鬼”
          2. 北京一場特大暴雨,沖出多少魑魅魍魎
          3. 今夕何夕、竟然遍街的黃世仁和他的狗腿子?
          4. 我們都被騙了!像“美國特工”見面會,說成耶倫與經濟學家聚餐會
          5. 趙磊:遠離胡錫進
          6. 發現《羅剎海市》爆火后一個有趣的現象,值得玩味。
          7. 老板們敢聽《羅剎海市》看得懂《歡顏》?
          8. 1965年為何要取消軍銜制?
          9. 戚本禹??谡剬憽痘貞涗洝返南敕?/a>
          10. 做夢解決不了房價下跌
          1. 趙磊:可懂“驚險的一躍”?——評林毅夫“消費拉動誤導中國”
          2. 《羅剎海市》為什么突然爆火?
          3. 對中國滲透沒白費,美國扶持的“內鬼”,開始露頭了
          4. 如果看不清三件事,就不知道大事將要來臨
          5. 不許援朝?34國施壓中國,話音剛落,中方宣布將派高官赴朝訪問
          6. 你這么叼,中紀委知道嗎?
          7. 常征:胡錫進的舞蹈再拜與山呼萬歲
          8. 扒一扒北京耶倫女性精英飯局
          9. 余建洲長篇小說《心愿》連載(87)
          10. 劉振起:最痛的感受,剝功予罪,天下奇冤
          1.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6周年丨因為毛澤東,解放軍成就了“仁義之師”
          2. 預測全錯,反殺好萊塢
          3. 決定國運時刻,戰略目標已定,堅決防止劉連昆式“內鬼”
          4. 1965年為何要取消軍銜制?
          5. 毛主席時代的《人民日報》準確預判當下中國
          6. 還在賣,國家的利益還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