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 id="drhsh"><track id="drhsh"></track></sup>
        <ins id="drhsh"></ins>

          <ins id="drhsh"><video id="drhsh"><var id="drhsh"></var></video></ins>

        1. <tr id="drhsh"><small id="drhsh"><delect id="drhsh"></delect></small></tr>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原來是你們的人,現在不是了!”

          黨人碑 · 2023-03-02 · 來源:黨人碑的熟人茶館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1948年12月15日,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即“黃維兵團”,被解放軍全殲于宿縣雙堆集地區(今屬安徽濉溪)。

            至此,淮海戰役取得了第二階段的偉大勝利。

            黃維兵團是蔣介石的嫡系精銳部隊,下轄第十、第十四、第十八、第八十五共4個軍和1個快速縱隊,共12萬余人,裝備精良,坦克大炮不說,還有飛機助戰,軍官骨干多為黃埔生,具有較頑強的作戰風格,是塊難啃的骨頭。

            與之相比,對面的中原野戰軍部隊,不但裝備完全處于劣勢,參戰總兵力在12萬人左右,也毫無所謂的“人海”優勢。

            12萬對12萬,從1948年11月23日起,至12月15日止,國共兩軍打了23晝夜,解放軍付出了傷亡3萬余人的代價,有的連隊一天換過三任連長,由此看見戰況之異常猛烈。

            問題來了——

            裝備占劣勢,人數又相當,打了這么久,傷亡如此慘重,共產黨軍隊憑什么打敗了國民黨的軍隊呢?

            戰后開總結會,指揮四縱的十旅旅長周希漢,匯報部隊傷亡情況的時候,專門講了句話:

            “十旅的許多部隊,在這次作戰中,傷亡人數比它在戰斗開始的總人數還多!”

            四縱十旅的前身是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更早是紅四方面軍的三十一軍,歷來以戰斗作風硬朗頑強著稱,是一支英勇善戰,敢于打硬仗打惡仗的老部隊。

            周希漢匯報十旅傷亡情況時,舉了個例子,說:

            “一個營在戰役開始有五百來人,經過連續戰斗傷亡了五百來人,現在還是士氣旺盛,經常擔負主攻任務,部隊人數還有五百來人。”

            抗戰時期的陳賡(前排左)和周希漢(右)

            這個營就是十旅三十一團一營,營長王爭做過一個統計:戰役剛開始時全營有499人,戰斗中傷亡418人,可是到戰役結束時卻有5百多人。

            聽了這個情況,負責東集團指揮的中野四縱司令員陳賡,有些不解,問道:

            “你說錯了吧?這次戰役中間,我們一直沒有兵員補充,你這三個‘五百多’是怎么回事?”

            周希漢當即掰著指頭,算了筆賬,具體說明了這個營,輕傷不下火線又二次負傷的有多少,負了傷經過治療重上戰場又負傷的有多少,在戰場上“立俘立補”的解放戰士有多少……

            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等于不減反增,屬于越打越多了!

            這里面有個術語,叫“立俘立補”,一營不但能挺得住,還最后打得贏,秘訣就在于此,王爭營長進一步總結說:

            “沒有這一條,戰斗是很難堅持到最后的。”

            淮海戰役中的國民黨軍我軍指戰員

            所謂“立俘立補”,又叫“隨俘隨補”,就是對俘虜來的蔣軍士兵,進行短期的訴苦教育,提高其階級覺悟后,立即補進我軍對敵作戰。由于立俘立補,所以不管傷亡多大,部隊始終保持建制和滿員。有些俘虜補充過來之后,換了思想,明白了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的道理,調轉槍口,就成了英勇戰士,還立了功。

            畫個重點,就是:

            他們的軍事技術是在蔣軍學的,他們的頭腦卻是我軍政治工作給武裝起來的!

            十旅在淮海戰役中,這樣立俘立補的例子極多,比如三十一團五連在李圍子戰斗中抓到十四軍的一個俘虜,叫張榮新。班里的同志們,讓他吃飽了飯,穩定下情緒后,就問他是怎么到了國民黨部隊的?

            張榮新自我介紹是河南鎮平人,家里祖祖輩輩種地,1942年遭受旱災,又遭蝗災,一家七八口人,吃樹皮草根,仍無法過活,以后賣了姐姐妹妹,換來了五斤小米,自己餓得皮包骨頭。后來好不容易做點小生意,卻在漯河街上賣菜,被國民黨抓去當了兵,在那邊可受了不少苦。

            淮海戰役中的國民黨軍士兵

            同志們圍過來,七嘴八舌,和班長一起,幫他一起“追苦根”:

            “你的苦是誰造成的?”

            話是開心鎖,好賴群眾心里有桿秤,立刻就想明白問題的實質,使其認識到窮人受苦,不是命該如此,而是因為剝削制度造成的,要翻身得解放,就得推翻國民黨反動派。

            想通了這個,分清了敵我,戰斗的勁頭就上來了。張榮新一把撕下國民黨的帽徽,踩在腳下,向同志們表決心:

            “我到了咱窮人的隊伍,就要為咱窮人打仗!”

            打楊文學村的時候,在五連的進攻道路上,敵人有個大碉堡,火力很強,易守難攻,打了幾次下來,張榮新所在的班傷亡慘重,班長負傷,副班長犧牲,張榮新同志自己也負了傷。關鍵時刻,他主動指揮全班戰斗,帶領兩名戰士用集束手榴彈打掉了敵堡。

            黃維(前左)與被俘的國民黨軍官兵

            地堡里的敵人,還有沒死的,跑出來,一見到張榮新穿著國民黨軍服,以為是自己人,忙說:

            “都是自己人,嚇死我了,還以為共軍呢,千萬別誤會!他們打過來了,咱們該往哪走???”

            張榮新同志告訴敵人:

            “原來是你們的人,現在不是了,你們繳槍吧?俺現在是解放軍啦!”

            就這樣,抓了十多個俘虜,掃清了五連前進的障礙,五連得以攻克楊文學,張榮新同志立了大功。戰斗結束后,被提升為副班長,評為戰斗英雄。

            阻擊黃維兵團的我軍陣地

            據不完全統計:

            圍攻黃維兵團期間,十一旅共補充“解放戰士(被解放軍俘虜,經過教育,參加我軍的原國民黨軍士兵)”1200多人。

            無數個“張榮新”,放下手中槍,又拿起手中槍,連自己身上的國民黨軍服、帽子都沒來得及調,就扯掉“狗牙徽”,勇敢地參加戰斗。過去是為敵人打仗,槍一響就心驚膽戰,害怕死了見不到爹娘,恨不得鉆進地縫里去躲起來。如今為窮苦人打仗,也就是為自己、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翻身求解放而打仗,一聽到槍響就滿腔怒火,渾身是勁。

            立俘立補的背后,還有個秘訣,這就是前面提到的“追苦根”,吐苦水之后的追苦根,讓“張榮新”們明白:

            造成他們和無數窮苦人受窮受苦的總根子,不是命不好,也不只是一個兩個“南霸天”、“笑面虎”和“賽閻王”,而是“三條繩子一把刀”,即代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蔣介石、國民黨政權,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對人民群眾的束縛壓迫。

            蔣介石與宋美齡

            對此,陳賡同志曾經說過:

            “階級觀點是馬列主義的根本觀點,訴苦教育就是階級觀點的教育,這樣的基本教育,比書本上的階級觀點既生動,又活潑,這是群眾用活生生的事實編成的基本教材,比你們寫的幾本教材好,不要再去叫你的教育科長苦死累死地編寫材料了。”

            所以,不是我們的人民英雄的光榮事跡不感人,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有人閹割了革命史。只講犧牲的慘烈,不講為什么要去犧牲,為什么犧牲如此慘烈,他們還要如此堅定地去奮斗,去犧牲?

            淮海戰役勝利結束,解放軍凱歌行進,國民黨軍俘虜被押下戰場

            要奮斗就會有犧牲,犧牲是手段,不是目的,奮斗才是目的。往大了說,犧牲是為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去奮斗;往小了說,個人和少數人的犧牲,是為了避免更多的個人,乃至集體的犧牲。犧牲是為了不犧牲,他犧牲是為了你不犧牲。

            這才是犧牲的意義,也是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區別。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泰山,看懂泰山,有的人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終其一生,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淮海戰役中,支前民工的架子車隊一眼望不頭

            馬上就到“學雷鋒紀念日”了,“雷鋒精神”有個核心,叫“愛憎分明不忘本”?,F在有人不愛提了,覺得落伍了。

            愛憎不分自然就忘了本,立場也跟著歪到不知哪外國去,屁股也坐不住了,總想挪挪再挪挪,覺得群眾的硬板凳,不但粗笨簡陋,更硌了他們尊貴的臀部,最終坐到了暄騰氣派的洋沙發上去了,從此就以為跟帝國主義洋大人,還有蔣介石那樣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洋買辦是一伙兒的,自以為體面了,指責群眾不體面了,指責為了群眾利益去犧牲的英雄不體面了。

            實際上呢?真體面了嗎?到底被人家接納了嗎?

            恐怕未必!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最新專題

          熱議聯想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灄水農夫:刀郎新歌爆紅乃是深沉的悲哀
          2. 涿州水災是一個信號,華北地區今后可能會經常遭遇類似情況
          3. 絕不允許“清華二胎奶爸”詆毀中國人民和人民領袖
          4. 美國人害怕了,不讓中國人幽默了么
          5. 成都大運會嚴禁轉基因,中國出生人口倒退回抗戰,應調查!
          6. 改革到底難在哪里?——小崗村參觀有感
          7. 來自臺灣的狠話:最早2年后美國就要對中國開戰!
          8. 反間諜,是誰“脊背發涼”?
          9. 子午|大災面前,先斬“巨嬰”?--別再污名化人民群眾了
          10. 撥開人口問題迷霧
          1. 決定國運時刻,戰略目標已定,堅決防止劉連昆式“內鬼”
          2. 北京一場特大暴雨,沖出多少魑魅魍魎
          3. 今夕何夕、竟然遍街的黃世仁和他的狗腿子?
          4. 我們都被騙了!像“美國特工”見面會,說成耶倫與經濟學家聚餐會
          5. 趙磊:遠離胡錫進
          6. 發現《羅剎海市》爆火后一個有趣的現象,值得玩味。
          7. 老板們敢聽《羅剎海市》看得懂《歡顏》?
          8. 1965年為何要取消軍銜制?
          9. 戚本禹??谡剬憽痘貞涗洝返南敕?/a>
          10. 做夢解決不了房價下跌
          1. 趙磊:可懂“驚險的一躍”?——評林毅夫“消費拉動誤導中國”
          2. 《羅剎海市》為什么突然爆火?
          3. 對中國滲透沒白費,美國扶持的“內鬼”,開始露頭了
          4. 如果看不清三件事,就不知道大事將要來臨
          5. 不許援朝?34國施壓中國,話音剛落,中方宣布將派高官赴朝訪問
          6. 你這么叼,中紀委知道嗎?
          7. 常征:胡錫進的舞蹈再拜與山呼萬歲
          8. 扒一扒北京耶倫女性精英飯局
          9. 余建洲長篇小說《心愿》連載(87)
          10. 劉振起:最痛的感受,剝功予罪,天下奇冤
          1.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6周年丨因為毛澤東,解放軍成就了“仁義之師”
          2. 預測全錯,反殺好萊塢
          3. 決定國運時刻,戰略目標已定,堅決防止劉連昆式“內鬼”
          4. 1965年為何要取消軍銜制?
          5. 毛主席時代的《人民日報》準確預判當下中國
          6. 還在賣,國家的利益還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