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環境和森林部外反對轉基因芥菜的抗議(2017年5月)。照片由薩森-薩蒂格拉哈(Sarson Satyagraha)拍攝
2022年10月18日,印度政府第一次批準了轉基因食品作物DMH-11芥菜的環境釋放。盡管批準書期限為四年,但轉基因作物的環境釋放被認為是商業化推廣的關鍵一步。
迄今為止,只有轉Bt基因棉花[1]在印度獲準商業化。在轉Bt基因棉花過去20年的種植期間,幾份報告都強調了它在印度產生的令人焦心的影響,這些影響包括為了控制“超級害蟲”增加使用農藥和殺蟲劑、負債增加和農民自殺 [2] [3]。由于轉Bt基因棉花,印度已經失去了數百個地方和本土棉花品種。這些品種或者被單一種植Bt棉花所取代,或者由于基因污染而滅絕。包括Sarson Satyagraha在內的公民社會團體和多個政黨都反對轉基因芥菜的環境釋放。印度種植芥菜已經有近6000年的歷史[4],他們警告說,轉基因芥菜有可能污染當地的芥菜種質,影響印度的遺傳多樣性。
2022年11月3日,印度最高法院下令暫停轉基因芥菜的環境釋放。它還命令印度政府確保在審理申請之前“不要采取草率行動”。然而,有報紙報道說,北方邦和拉賈斯坦邦的一些印度農業研究委員會站點已經種植了轉基因芥菜。
1. 什么是DMH-11芥菜?
DMH-11是由德里大學的Deepak Pental博士和他在農作物基因控制中心(the Centre for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Crop Plants)的團隊開發的。它是印度流行的芥菜品種“Varuna”與東歐品種“Early Heera-2”的雜交品種。
由于芥菜是一種自花授粉作物,因此可以通過對其中一個親本系進行不育處理來實現雜交[5]。團隊在DMH-11的親本“Varuna variety”中,引入了一種barnase基因以誘導雄性不育并防止植物自然自花授粉。而在“Early Heera-2”中,團隊引入了一種barstar基因來阻斷barnase的作用,從而允許農民在種植 DMH-11時產生種子。第三個引入基因增加了爭議:耐除草劑bar基因。DMH-11的兩個親本都引入了bar基因,從而使DMH-11產生除草劑抗性,以賦予該作物對草銨膦的耐受性。
DMH-11的科學原理
圖片來源:hindustantimes.com
草銨膦是一種廣譜除草劑,類似于孟山都公司的農達(“Round-up”,主要成分是草甘膦)。非轉基因植物在噴灑草銨膦后會死亡。因此,DMH-11不僅僅因為使用了來自不同物種的三個外源基因所以是一種轉基因作物,而且它在本質上還是一種耐除草劑作物。
2. DMH-11是一種耐除草劑作物
圍繞轉基因芥菜的主要爭議無疑是上述它隱藏的耐除草劑(HT)性狀。它的開發者聲稱,開發DMH-11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它有除草劑耐受性。然而,在去年10月轉基因鑒定委員會(GEAC)發出的授權釋放的信函中,清楚表明:DMH-11的基因構成和兩個親本品系都帶有bar基因。由此可證明它存在除草劑耐受性。
該批準書還包括一個條件,即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在田間使用任何種類的除草劑來種植轉基因芥菜,未經適當批準使用除草劑將導致相應的法律行動。這個條件本身就證明了,轉基因鑒定委員會很清楚這種轉基因芥菜是耐除草劑的,而且在農民的田里使用除草劑的可能性很大。
在印度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除草劑在市場上隨手可得,政府當局很難阻止農民使用。近年來,印度出現了非法種植耐除草劑玉米、大豆和棉花的現象[6][7]。農民聯盟和公民社會團體已經向轉基因鑒定委員會及其部委發出警報,要求采取嚴肅行動,遏制未經批準的耐除草劑轉基因作物的非法傳播,但對方并沒有采取嚴格的行動。
由M.S. Swaminathan博士領導的政府農業生物技術工作組、兩個議會委員會和最高法院的技術專家委員會都反對在印度種植耐除草劑作物。最高法院技術專家委員會稱其“不可持續”且“不適合”印度。該委員會指出,噴灑在耐除草劑轉基因作物上的除草劑會導致癌癥;并且,因為至今還未有關于食用轉基因作物對人類和動物健康以及生物多樣性影響的長期安全研究,所以委員會建議根據“預防原則”“全面禁止”所有耐除草劑作物。
3. 不是真正的“印度制造”
為了向政府和公眾推銷轉基因芥菜,開發商給它貼上了“Swadeshi”或“印度制造”的標簽。與孟山都公司開發的轉Bt基因棉花不同,DMH-11是由德里大學下屬的一個公共研究實驗室的印度科學家團隊開發的。該研究由國家乳品發展委員會和生物技術部資助。但實際上,轉基因芥菜中使用的三個外源基因都是來自拜耳作物科學公司的專利技術。
2002年,印度監管機構拒絕為拜耳子公司ProAgro Seed Company的一個相似轉基因芥菜品種發放商業種植許可。這是因為印度農業研究委員會表示其田間試驗并未顯示產量增加。
4. 值得懷疑的經濟效益
自2002年以來,轉基因芥菜有“更高”產量的說法不僅受到公民社會團體的質疑,也受到農業科學家的質疑。DMH-11的開發者聲稱,這種轉基因芥菜的產量會更高。然而,無轉基因印度聯盟說,這種轉基因作物從未按照印度農業研究委員會制定的規范進行過測試,而且報告的產量增加是相對于DMH-11的母本品種Varuna而言的,而不是相對于目前可用的高產品種和雜交種而言的。
油菜籽-芥菜研究局(DRMR)的現任局長P.K. Rai博士也有同樣的看法,他說“DMH-11從未在印度進行過產量性能測試。在沒有完成田間試驗的情況下,很難說這個轉基因雜交品種是否比現有的品種更好”。
一些簡單的傳統技術也可以提高產量,如農民實行的芥菜強化系統(System of Mustard Intensification, SMI)。這一系統每公頃明顯增加4至6噸產量。更何況,DMH-11的雄性不育性狀如果傳播到其他芥菜品種上,很可能會降低產量,導致農民的損失[8]。
鑒于政府打算在油料生產方面實現自力更生,以節省每年在食用油進口方面約150-200億美元的巨額外匯流出,轉基因芥菜商業化的舉措可能會在兩條戰線上使印度失敗。
首先,種植耐除草劑芥菜將導致印度增加除草劑進口。同時,印度可能失去其非轉基因和有機食品出口國的資格。轉基因芥菜商業化后,基因污染的幾率可能大幅提高,之前因為印度不種植轉基因作物而從印度進口糧食的國家很可能會尋找替代市場 。
婦女們扛著喂牛的飼料穿過一片芥菜田
圖片來源:路透社
5. 轉基因芥菜對蜜蜂和其他授粉類生物的可能影響
生物安全監管機構的首要關注點應該是評估轉基因芥菜對蜜蜂和其他授粉類生物的影響。然而,轉基因評估委員會的建議證明,它尚未對這一影響進行任何科學研究。
2022年8月25日,評估委員會成立了一個專家委員會,以研究轉基因芥菜對蜜蜂和其他授粉類生物的影響,并評估進行實地示范研究的必要性(field demonstration studies) [9]。專家委員會在短短45天內作出了報告,指出“通過審查全球現有科學證據,bar、barnase和barstar系統不太可能對蜜蜂和其他傳粉者產生不利影響”。報告還建議實地示范研究可在轉基因作物環境釋放后進行。養蜂業聯合會等團體嚴厲指出該委員會的這一做法冷酷無情且不科學。
如果轉基因芥菜環境釋放,蜂蜜出口將承擔最大損失。印度是世界第五大蜂蜜出口國,出口商擔心,耐除草劑的轉基因芥菜將極大地影響蜂蜜的生產和出口。
政府批準轉基因芥菜環境釋放后,養蜂業聯合會的養蜂人和蜂蜜出口商立即在拉賈斯坦邦巴拉特普爾的印度農業研究委員會-芥菜研究所舉行了抗議活動,要求撤銷批準。他們向印度總理提交了一份備忘錄,指出印度的蜂蜜是以非轉基因證書出口的,在轉基因芥菜商業化后,這個證書將不再有效,他們的業務和生計將面臨風險。
6. 印度將繼續反對和拒絕轉基因芥菜
印度反對轉基因作物的斗爭由來已久。在反對轉基因茄子的斗爭中[10],政府承認監管系統存在缺陷,風險評估系統不健全,測試系統嚴重不足[11]。不止如此,無轉基因印度聯盟表明,印度的監管系統充斥著利益沖突,缺乏測試耐除草劑作物所需的特定科學規范。在反對轉基因芥菜環境釋放的斗爭中,該聯盟揭露了監管部門在評估和批準轉基因芥菜的過程和程序方面存在的15個失誤。
對于印度人來說,芥菜不僅僅是一種油籽,它的葉子可以作為印度菜(sarson da saag)的一部分直接食用。它也是印度傳統醫學的一部分,尤其是阿育吠陀,其中使用了芥菜籽和油。在Bt轉基因茄子的案例中,印度人民對直接食用轉基因作物的憂慮,是其商業化種植被無限延期的主要因素之一。
DMH-11的商業化釋放不僅威脅到印度的芥菜遺傳多樣性,還將為公共和私營部門目前正在開發的幾種轉基因植物和作物打開大門,包括香蕉、茄子、水稻、玉米、高粱和其他水果、蔬菜。
印度農民已經目睹了轉基因Bt棉花帶來的災難。他們與消費者、科學家一起抗議轉基因芥菜的環境釋放,希望可以讓政府清醒過來,暫停這種轉基因作物和所有其他轉基因作物的環境釋放。他們也希望讓政府明白,解決印度所面臨的挑戰的出路并不在于轉基因產品,而在于支持農民和維護當地的種子多樣性。
圖片來源:livelaw.in
參考文獻
[1] 印度政府于2002年批準轉Bt基因棉花商業化生產。轉 Bt 毒蛋白基因棉、轉 Bt 基因棉,Bt 基因棉都指這一種??瓜x轉Bt基因棉花主要應用了蘇云金桿菌(Bt)的毒蛋白基因,將其導入棉花的 DNA 序列中,并在體內表達,使棉花自身合成對某些害蟲(如棉鈴蟲)有毒殺作用的毒蛋白。目的是為了減少農藥使用,但在實際推廣過程中,造成了目標害蟲抗性、對有益生物的生態毒性、對傳粉昆蟲不利影響以及不可預知的生態風險。
[2] KR Kranthi and Glenn Dais Stone, “Long-term impacts of Bt cotton in India”, Nature Plants, Volume 6, 202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20-0615-5
[3] Coalition for a GM-Free India, “15 YEARS OF BT COTTON IN INDIA: Admission of Failure Official Now”, June 2017,
http://indiagminfo.org/wp-content/uploads/2017/06/15-yrs-of-Bt-Cotton-in-India.pdf
[4] Sarson (mustard/ rapeseed) Satyagraha was launched in Delhi on 15 July 2015 with a prayer meeting and pledge-taking at the Mahatama Gandhi Memorial at Rajghat, joined by many organisations and individuals to restrict the entry of GM mustard in India.
[5] Mustard is a self-pollinating plant, which means each mustard flower is a ‘perfect flower’ that contains both male stamen and female pistils and therefore does not require another flower/plant to pollinate. Therefore, if a hybrid mustard crop has to be developed, it would need to b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to enable hybridisation, as happened in the case of DMH-11.
[6] “Ban on GM Crops”, Press Information Bureau,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 Farmers Welfare, Government of India, 2 July 2019,
https://pib.gov.in/newsite/PrintRelease.aspx?relid=191120
[7] Jitendra, “Illegal GM Soybean: Farmers’ body demands CBI probe into GEAC inaction”, Down to Earth, 9 March 2018, https://www.downtoearth.org.in/news/agriculture/illegal-gm-soybean-farmers-body-demands-cbi-probe-into-geac-inaction-59850
[8] Press Trust of India, “GM mustard sown in 6 field trial plots days before SC heard plea against it”, Bharatpur (Rajasthan), 14 November 2022,
https://www.business-standard.com/article/current-affairs/gm-mustard-sown-in-6-field-trial-plots-days-before-sc-heard-plea-against-it-122111400369_1.html
[9] Minutes of the 147th Meeting of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Appraisal Committee, held on 18 October 2022,
http://www.geacindia.gov.in/Uploads/MoMPublished/MoMPublishedOn20221025200345.pdf
[10] Combatting Monsanto (2012),人民食物主權網站,2014-05-24
https://www.shiwuzq.com/article.html?mod=view&aid=419
[11] Manoj Mitta, “Bt Brinjal exposes serious regulatory lapses”, The Economic Times, 6 February 2010,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economy/agriculture/bt-brinjal-exposes-serious-regulatory-lapses/articleshow/5542464.cms
翻譯&校對|阿菜 侯娣 守拙
烏有之鄉網站特別附錄:
烏有之鄉網站募捐公告
?。?023年3月)
親愛的讀者、作者、紅友們:
到今年九月,烏有之鄉將迎來建立二十周年的時間節點,期待那時我們能共同慶祝紀念。近二十年來,烏有之鄉在反對帝國主義(美西方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詆毀否定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及革命英烈,否定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道路和成就)、反對新自由主義(鼓吹市場化、私有化、買辦化、資本全球化)、反對修正主義(閹割歪曲抹黑淡化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宣傳捍衛毛澤東思想、捍衛共產黨的領導、捍衛社會主義制度、捍衛工農兵勞動人民利益、捍衛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安全的意識形態斗爭中,烏有之鄉大力弘揚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堅持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積極戰斗,走過了曲折復雜的艱難歷程,為下崗工人、失地農民、被欠薪民工、碼農等深受剝削和壓迫的勞動人民積極發聲,使得一些愛學習肯思考的勞動群眾及其優秀子弟從思想上政治上逐步清醒覺悟起來,讓一些積極向上的進步青年找到了人生方向,聯絡了曾經跟隨毛主席參加兩場革命的革命前輩及其優秀兒女、在毛主席生前身后都始終如一保衛毛主席捍衛毛主席忠于毛主席的紅色衛士、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工農兵學干且頂著逆流繼續堅持社會主義的先進分子、在后毛時代先后覺醒的中青年朋友、在國際共運陷入低潮時期仍然真心信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知識分子群體,成為社會輿論場上一個重要的紅色陣地。并且,從這里先后走出了一批一批的紅色戰友,開辟了新的戰線,發展了新的陣地,創建了數家新網站和一批自媒體賬戶,豐富和開拓了紅色陣營,為21世紀中國紅色大潮的發展做出了歷史的貢獻。
近幾年來,時局維艱。大疫影響,盡人皆知。妖魔鬼怪,暗中作祟。如今,我們迫不得已向大家提出不情之請。因為網站處境十分艱難,經費缺口壓力很大,現向廣大熱心紅友進行募捐,懇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幫助,以期能夠緩解壓力,度過艱難時期。
有人勸我們放棄陣地,不要再辦下去了,我們認為這是不合適的。再難,也要堅守!我們的信念來自于對毛澤東思想的信仰,來自于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上甘嶺陣地上的志愿軍戰士,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可以因戰斗而犧牲,但是絕不可以因困難而放棄。
當年捍衛國有資產抵制私有化的通鋼工人階級的優秀代表吳敬堂師傅和革命前輩鄧力群、魏巍、馬賓、張全景、衛建林、李際均、李成瑞、林伯野、陶魯笳、秦仲達、楊德明、武光、孫永仁、劉實、韓西雅、李新中及人民知識分子吳易風、周新城、錢昌明、艾躍進、曹征路……他們留下的遺愿和囑托,我們永遠銘記在心,始終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宣傳捍衛毛澤東思想,繼續革命,永不投降。
我們珍惜每一分力量,信任和支援將激勵我們更好地堅持前行,盡力做出新的貢獻。
接收捐款的賬戶:
?。?)烏有之鄉網站微信號:wyzxwk101;
?。?)烏有之鄉網站站長范景剛微信號:F13910426398.(也可以直接用手機號搜索)
?。?)支付寶賬號:13910426398
?。?)中國工商銀行卡(帳)號:6215 5902 0001 1314 820.(戶主姓名:范二軍)
每筆捐款都請留言備注捐款人姓名和聯系電話,以便我們在可能的時候聯系回饋。
感謝大家一路走來所給以的熱愛、信任和支持!
烏有之鄉網站(WYZXWK.COM)
站長:范景剛(13910426398)
2023年2月27日星期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